2025年4月18日下午14时30分,在bv伟德国际1946东学楼第二会议室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渭毅副教授为bv伟德国际1946师生带来了题为“汉语语音史教学和研究的新路——谈采用‘散点多线式’理论框架描写和构建汉语语音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永华老师主持,张亚蓉老师、马乾老师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会议伊始,刘永华老师介绍了张渭毅副教授的研究方向以及学术成就并代表老师和同学们对张渭毅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张渭毅老师致力于以《广韵》和《集韵》为代表的唐宋韵书及汉语中古音、汉语语音通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曾赴韩国顺天大学(1999-2000)、台北实践大学(2004)和日本神户大学(2012-2014,2018-2020)任教讲学。发表了学术论文六十余篇,编著、整理了音韵学著作八部,代表著作为《中古音论》等。其论文所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采用‘散点多线式’理论框架描写和构建汉语语音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张渭毅老师首先对第一代语音史框架即“三点一线式”语音框架和第二代语音史框架“九点一线式”语音框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认为两代语音史框架没有注意到空间差异。而在新世纪,由何九盈先生提“散点多线式”框架为汉语语音史教学和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其次,张渭毅老师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三点一线式”语音框架的局限以及采用“九点一线式”理论框架描写的不足,从而论证和阐发采用“散点多线式”理论框架描写和构建汉语语音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次讲座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良好的互动都令人印象深刻。参与本次讲座的师生们都对张渭毅老师的讲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从中受到了莫大的启发。讲座结束后,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与张渭毅老师进行学习的交流与分享,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张渭毅老师进行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多交流,多思考。本次讲座使在场的各位同学收获颇丰,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