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鹏程:《独异的风景》(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5年版
01 内容简介:
《独异的风景》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该书作为“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之一种,萃集了王鹏程教授近年来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其卓尔不群的批评风格。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精微梳理了柳青、陈忠实、贾平凹、邢小利、安黎、周瑄璞等“文学陕军”代表性作家的艺术谱系、剥离蜕变及代际转换,在开阔的视野里展示了"文学陕军"独特的艺术魅力、独异的文学风景以及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的“重镇”风采。第二部分精细解读了格非、余华、方方、周大新等当代著名作家的最新作品,“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彰显了作者一以贯之的独立精神和全力躬行的“有事实感的批评”的批评理念,可谓是陕西批评界乃至国内批评界的“独异的风景”。
02 目录展示:
001 论《创业史》的艺术谱系
026 庾信文章老更成 ——陈忠实散文简论
032 灞桥风雪因鹿鸣 ——论陈忠实的旧体诗词创作
043 路遥小说的道德空间
064 西京美人的市井传奇 ——论贾平凹的新长篇小说《暂坐》
081 现实困境的古典摆渡 ——论邢小利的长篇小说《午后》
092 安黎:黄土地上的现代“公牛”
096 中国空巢老人的心灵图志 ——读弋舟的《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102 故乡的“异乡人”——论周瑄璞的《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
111 现实魔沼与欲望深渊里的可怖景观 ——论刘晓刚《那条割裂生命的河》
126 《藏家》:一只闯进当代小说庄园的秦岭猛虎
130 《骚动之秋》简论
142 悲观的诗学 ——论格非的《春尽江南》
163 魔幻的鬼影和现实的掠影 ——评余华的《第七天》
169 从“城乡中国”到“城镇中国”——新世纪城乡书写的叙事伦理与美学经验
191 奇外有奇更无奇 ——余华《文城》的叙事艺术及其问题
205《剑桥中国文学史》“1841一1949”部分错疏举隅
235 后记
03 著作后记:
这是一本未曾列入计划的评论集,回想起其出版过程,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2022年12月14日,我收到省作协的邮件,其中曰——“鉴于您在文学评论领域成绩斐然,经‘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编委会提名,陕西bv伟德国际1946审议,陕西省作协党组审定,将您列入‘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名单。特向您约稿。”
这些赞美之词是官话和套话,我自然不会当真,但提名者和评审者的抬爱以及复杂的审议审定程序,都不容我不认真严肃地对待邀约。
约稿要求关于陕西作家作品的评论不少于全书的1/2,截稿时间为2023年1月31日。那段时间我们都困守家中,时间相对充裕。大概用了一星期时间,我就编讫提交。
倏忽间一年过去,今年春节过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的马凤霞女士联系我,说“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由他们社出版,她负责具体落实。很快,我们签订了合同。半年过去,却迟迟不见动静。“闻道长安似弈棋”,我以为,此事可能半途而废了。直到前两天马女士吩咐我再补充个后记,我才知道这部书稿又活了过来。遭劫难竟得复生,岂不可谓幸乎?书比人幸运,亦不可谓惨乎!
陕西为我父母之邦,桑梓之地,感情自不待言说。对陕西文学,我亦是如此,爱之深,情之切,痛之深,无不发自肺腑。但我恪守自己的准则,追求有事实感的批评,不做乡愿,不枉道而事人,虽然取得的成绩极为有限,但还算忠实于自己。
记得十多年前,一位同行看到我批评《创业史》的文章,感慨我能有不同的声音,多有勉励。我亦非常感激,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对陕西文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基本秉持了我在《论<创业史>的艺术谱系》一文中的态度——“我们摒弃那些玩世不恭的嘲笑或者挑剔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浅薄之论,同时也要警惕那些美化历史、掩饰事实的矫情之论。对《创业史》,我们应该怀着拉马丁在读博纳尔的著作时的心情去梳理我们走过的这一历史阶段——‘我读这些作品时怀着对过去诗一般的热情和对残垣颓壁产生的崇敬情绪’,但绝不会去‘虚美’‘隐恶’。”
尽管限于学力,做得不算理想,但自始至终,我不曾违背自己的初衷。
收在《独异的风景》里的文章,从文本出发,从实际出发,不唯名,不唯位,向实背声,“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全力躬行我主张的“有事实感的批评”的批评理念和独立精神,可能不无偏颇和稚嫩,但于我却有敝帚自珍之感。
期待方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感谢“当代陕西文学评论文丛”的厚爱。
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的玉成,感谢马凤霞女士的认真负责。这是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第一本书,希望以后还有机缘合作。
2024年9月26日于边家村
04 作者简介:

王鹏程,1979年6月生,陕西永寿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现为bv伟德国际1946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项。著有《马尔克斯的忧伤——小说精神与中国气象》《或看翡翠兰苕上》《批评的德性》《见著知微——觑尘斋文史论稿》《1924:鲁迅长安行》等,编有《陈忠实文学回忆录》。学术兼职有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陕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等奖项多次。
图文来源:“观澜读书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