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秋风如期而至,青春的气息充盈了太白校区的每栋楼宇,bv伟德国际1946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新面孔。学生们从天南海北而来,怀揣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开始谱写属于自己的广阔新篇。
为记录校园生活,分享学生在校训练、学习、生活的真实感受,收藏他们对于未来的期许,帮助新生尽快融入集体,bv伟德国际1946特推出文苑“新”语迎新特辑,收集新生们在入学以来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以温暖而真挚的文字,见证每一个珍贵的梦想在这里萌芽。
初入大学的付田睿在结束一天的学习后,看到古朴的校园,不由得想起伯父和谷先生在家乡自建的晓园,同是bv伟德国际1946毕业生的叔侄二人,对于公诚勤朴的西大校训,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付田睿和伯父和谷先生的西大故事。
一日尘嚣渐歇,伟德bv1946官网校园的古朴方悄然浮现。古树凝然静伫,叶影参差,远处夕照温暾,风中能闻到岁月炊烟的焦香。寂静中我倏地想到苍茫雄浑的黄土高原上,和谷先生建造的书屋。

(付田睿拍摄的校园)
和谷先生是我亲老姨的大儿子,我唤他大伯。他1975年毕业于bv伟德国际1946,是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顾问、伟德bv1946官网的杰出校友。今年我如愿考入bv伟德国际1946后,他也成为了我的师兄、学长。他在家乡建造的晓园,我曾多次去过。晓园是由曾经的小学堂改建的,院子里种了疏菜,栽了果树,那挺拔而修长的一片竹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墙上挂的是农耕文明遗留的各种农具,墙下放的是盛水的大缸。初访时我略感惊讶,他的居所和周围农家浑然一体,却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再访时,看到他出版的多种著作,更加敬佩和谷伯伯的文学成就,留恋这里散发着的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今回味,却蓦地领会,这不正是西大校训中那一个“朴”字最生动的注脚吗?

(和谷书屋)
又想起晓园门口的对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横额“耕读传家〞。我觉得这句话意蕴丰富。庄户人家虽居陋室,却腹有诗书,秉烛夜读,正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践行,亦合老子的“抱朴守拙,少私寡欲”之遗意。
近日,晓园易名和谷书屋,松木榫卯构造,窄门高窗,白墙青瓦。一书房百卷著作,一画室茶香袅袅。过廊连接老屋红砖瓦房,院落青竹摇曳,鸽子咕咕,麻雀喳喳,更添典雅之处境。先生著述与亲自设计修造的艺术建筑,可谓珠连璧合,生活与诗与美融合,雪泥鸿爪是也。

(和谷书屋)
从窑洞到学堂,从黄土高原到百年西大,我在和谷先生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一所百廿学府深沉绵长的精神滋养。它看似不声不响,却已将“朴”字写进学子的生命之中,融入了他们的血液和骨髓。
初入大学,我怀揣着期待,也有一些焦虑。大学将高中的一门语文课分成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作品选、现代作品选、文学理论等等。如此细致的划分,意味着自己的认知水平必须更上一层楼。各种各样的社团火热招新,我似乎每一个都想参加,却不知哪个最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大学这个陌生地方,在我眼前,正像一个轨道分明的宇宙,每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确定的轨道。而我,或许也是一个星星,却不知道将自己抛向哪里,在哪里发光。
但是,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生活,我遇到了学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专业课教师,跟随他们的引导探究喜爱的文学世界。遇到了体贴入微、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老师,为我的新生活稳心定向。遇到了开朗温暖的室友,分享五湖四海的趣事。甚至在我端馄饨的时候,食堂阿姨会亲切的提醒“慢一点”。这些种种,逐渐让我告别了最初的不适,让我开始真正进入西大这个和睦的大家庭。

今天,我仔细回味着西大校训之一的“朴”,会想到和谷先生的晓园及书屋,体味着他的言行,也会思考现在的生活。对于繁杂的课程,要像对待“未雕之木”一般,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留意,而不是刻意关注考点。课余生活中不为了所谓的充实,而走马观花,画蛇添足。布置宿舍时,应从实用角度出发,学会极简主义的精髓……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决心在学懂弄通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向bv伟德国际1946的前辈们学习,努力践行西大公诚勤朴之校训,为学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和谷先生寄语:1975年,我从伟德bv1946官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50年后,我的母系侄女付田睿考入伟德bv1946官网,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习。伟德bv1946官网是百年名校,鲁迅先生在此讲过学。1983年我陪鲁迅弟子萧军先生到访,会见单演义等教授,在大礼堂为上千名师生们演讲文学生涯,挤满了过道和门口。母校培养了牛汉、雷抒雁、张子良、贾平凹、迟子建等诸多著名作家和王岐山等杰出人物。50年的岁月,已把我变成了七十四的老者,突然觉得时光不可以倒流,但是,历史总会重现。祝愿付田睿等同学在伟德bv1946官网学习快乐,学有所成。

(付田睿和和谷先生合影)
和谷,原名和都蛮,1952年生于陕西铜川。1972年进入伟德bv1946官网中文系学习,1975年毕业。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戏剧等近千万字的作品。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代表作《市长张铁民》《无忧树》《铁市长》分别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及电视剧飞天奖、央视优秀作品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散文集《还乡札记》获柳青文学奖。舞剧《白鹿原》《长恨歌》编剧。兼事书法绘画。2019年出版的十四卷《和谷文集》,是他文学生涯的一次总结,也是陕西乃至全国文学界的重要收获。

和谷照片(二排右一)
文章版权归bv伟德国际1946所有
如需引用转载请联系